互联网线上的竞争是流量的竞争,同时也是生态圈的竞争。在商业银行纷纷加大线上扩张步伐时,生态圈也就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
据了解,传统银行的生态圈打造不仅是同业竞争的需要,也是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新课题。光大银行在近日新版手机银行发布中称,正将母公司光大集团的六大产业板块功能和产品融入该平台,并开放服务号功能引入合作伙伴实现赋能。表面上,这是光大集团的一次内部资源整合动作,而背后则是光大通过协同E-SBU战略再造生态圈的一次尝试。
生态圈困局
当互联网巨头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融入到一个小小的APP时,传统银行对其早已羡慕不已。时至今日,不论是微信或者支付宝,早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交或支付工具,而是在平台进化中形成多个生态,凭此造就了10亿级别的客户流量。
早在2013年,商业银行就已经在尝试建设生态圈。当时传统经济逐渐有了互联网化和电商化趋势,工行、建行、招行等银行业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这些平台为商家提供贷款、供应链等金融服务,逐渐成为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但是,银行系电商在市场上缺乏比较优势:和纯电商相比,运营拼不过;和实体商贸类企业相比,供应链拼不过,这让银行系电商至今仍然表现一般,而生态圈建设也错过了最佳进化时机。
此后,面对互联网巨头BATJ的崛起,商业银行意识到单纯的金融功能在生态圈建设上“缺少一条腿”,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参与其中。由此,银行的支付、贷款、缴费等金融功能被做成模块产品植入到了互联网平台,但是这也导致了银行与其客户的距离越来越远。
“流量不是银行的,客户也不是银行的,只有利润分成是银行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这种合作模式见效比较快,却也存在最大的弊端——被替代。
该人士认为,银行缺少生态圈和独立客户渠道就会被卡住脖子,甚至部分银行在与互联网巨头谈判时会缺少底气。“倘若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出现问题,银行经营怎么办?另外,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同质化和引发的价格战,也让一些银行感受到了竞争上的危机。”
协同进化生态
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的线上业务发展在同业中排名靠前,而其中包括云缴费、随心贷等产品也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金融产品的服务供应商。然而,光大银行背靠光大集团自建生态圈的想法已经在悄然推进中且有了一个雏形。
据了解,在“一部手机,一家银行”的理念下,光大银行已开始将整个集团产业的功能和产品置于手机银行平台中,并作为开放平台引入其他资源。
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介绍称,光大银行手机银行是该行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线上主阵地,也是撬动整个光大“大财富”生态体系建设战略的抓手和支点。手机银行8.0加大了集团旗下银行、证券、保险等板块的整合力度,并上线“服务号”引入光大证券、远程专属管家首批号入驻。此外,该手机银行的新功能还包括了在线申领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征信报告查询等民生服务。
“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将成为光大集团云生活生态圈的流量平台,集合兄弟企业的优势产品与服务实现客户的迁徙和交叉销售。”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青林表示,该平台同时还将聚合生活功能,其中融入医、食、住、行、游、娱、购等方面。
据了解,此前银行自建生态圈的最大困扰就是缺少产业支撑,只能通过合作将金融作为工具融入到外部平台。而光大银行背靠光大集团的金融和产业双线发展,这让光大银行在自建生态圈的发展方式中有了一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上任三年来一直着力于E-SBU协同战略推进,强化内部资源整合,谋求子公司联动实现业务突破,而生态圈的打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目的。2020年12月22日,光大集团专门发布了“E-SBU协同核心系统1.0”。
“手机银行将是光大银行未来重要的一个平台,也是集团协同战略的载体之一。这个平台不是仅仅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涉及到用户需求的方方面面。”杨兵兵称,光大银行2020年三季度的零售客户已经达到了1.2亿户,零售AUM达到了1.91万亿元。其中手机银行客户数量4500万户,交易金额超过70万亿元。
杨兵兵表示:“从未来光大手机银行的最终形态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而是一种生态。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生态圈建设第一步是将集团旗下产业、产品和服务先融入进去,再通过财富管理特色不断完善服务。”
“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是先将平台搭建再一步一步完善生态圈发展起来的。”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光大银行搭建平台“筑巢引凤”需要尽快提升用户的体验,并形成用户习惯,这对于一家银行是一件长期艰巨但前景光明的发展路径。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