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转型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更加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影响,促进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打通场馆、资源、用户之间的壁垒,通过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便捷的智能化、智慧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当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云上传播”大放异彩,“线上服务”表现抢眼,各种形式的直播、云观展等新数字化传播形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新的空间,许多公共文化机构以各自独特的服务内容、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现风采。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接触服务”应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受到公众青睐。总体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趋势,为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奠定了基础。

  面对新形势,现有的数字文化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为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转型仍需进一步推进。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布局结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秉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备设施多样化、使用便捷化、配套服务人性化。通过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城市书房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利用率,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十四五”时期,新技术开发和运用将迎来新爆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必须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影响,积极参与技术变革与创新,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环境下服务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系统,将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打通场馆、资源、用户的技术壁垒,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让公众充分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体验和便捷的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各级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搭建群众文化供需对接平台,准确把握大众文化需求,建立自上而下的需求征集与自下而上的沟通交流渠道,准确了解受众的需求回馈。综合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社交软件,一方面及时发布公共文化服务资讯,宣传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呼吁更多的大众关注辖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在对大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与整合后,形成意见聚合,并将大众的文化需求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公共文化服务主管部门,从而形成“需求征集—服务供给—意见反馈”的良性循环系统。

  强化服务人才的技能培训。要对现有文化服务业上岗人员培养数字化传播形式的操作技能,以便于适应时代趋势更好地展开服务。同时也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对口的文化人才,大力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充分发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用,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要转变思路,不断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整合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活动中来,发挥多元主体在资源整合、人才供给、活动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引入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构建共建共享的有利态势,弥补政府职能缺位形成的服务盲区;鼓励更多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学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自愿的原则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基地。

  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应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主动把握时与势,认清新机遇,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以互联网为平台、“云”为载体、人为媒介、政府及社会各界为支撑的新型公众文化服务传播模式。这一便捷、高效、互联性强且经济、环保的现代化模式将持续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传播赋能,使文化服务传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国际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2月28日,在2020网络安全标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