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立发展市场经济。这种历史性转折,一如十月革命隆隆炮声,以思想的变革成就了又一次随之而来的人间奇迹。
市场堪称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类似牛顿终生探求的“宇宙第一推动力”,它被伟大的经济学家哈耶克称之为“人类合作拓展秩序”——可以产生无穷无尽新产品、新技术、新制度、新财富的操作系统和动力设施。
在全民前所未有地享受着市场繁荣带来的自由和福祉的当下,如何评价市场的功绩都不为过。但作为《金融哲学三部曲》的第二部,周洛华的《市场本质》一书还是在让人出乎意料、大开眼界之余,也不禁重新审视市场与人类整体命运的关系。
周洛华的奇思妙想抑或另类学说,完全不落经济学本身之窠臼。在上一本书中,他曾指出“货币是道德的补丁”,这本新书中,又得出市场是一种“全雄群”的结论。
“全雄群”来自人类学的研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该书中,作者以似乎更为和谐的巴诺布猿种群与更加强调争斗的黑猩猩种群展开比较研究。他发现,母系社会的巴诺布猿注重社交,在一个类似巴诺布猿的社会里,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但是它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了社交上,而且其实有一种无形的恐惧感控制这个群体,它们很少有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和个人领地,结盟也以亲属为主。
相比之下,黑猩猩个体足够强大,也能相互保持距离,主雄的位置一般四五年就要被替换,而且结盟是在最强势的雄性之间发生的,其主雄争夺战很像某些国家的总统选举: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在选举前一年的辩论、广告、拉票、承诺、煽动、演讲、相互攻击甚至恶意造谣。
《市场本质》这本书堪称另一本《人类简史》,巴诺布更多显现出前现代的传统伦理,黑猩猩则有更多现代社会的特点。只是巴诺布猿、黑猩猩两种灵长类动物种群形态作为模型虽然一目了然,但人类社会中的关系网和市场并不冲突,反而常常融合在一起。
《市场本质》一书进而将进化过程中的生物本能看做是市场内在动力的源头。认为在“全雄群”中,不但个体敢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和争取自己的自由,而且群体都能维护这种捍卫权利、争取自由的秩序。
比如,有些国家的人喜欢插队,从表面上看,问题在于某些人不爱排队,不遵守社会公德。但这其实不是个人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里的人比较懦弱,不敢公开对抗插队的人。但在另外一些插队绝迹的国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道德素质高,而是人们一定不会对插队保持冷漠袖手旁观,插队必然会受到阻止甚至惩罚,插队的代价很高。后一种状态就类似“全雄群”。这种人类“全雄群”捍卫的秩序最终就进化为契约精神和市场机制。个体捍卫自由,个体之间形成行动默契,他们共同形成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秩序。而没有这种默契,社会一定是霸凌丛生、腐败横行、告密成风、关系密植。
确实,市场经济全面激发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让无数拥抱市场的人在竞争中不断创造财富和促进国家繁荣,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一场启蒙运动。但是,市场经济其实远远超越了经济和效率本身,而具有了伦理意义。周洛华先生在人类学视角下的市场本质研究,正是把握住了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公正性。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最重要的动力是,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可以在市场上得到相对公正的结果,且可以交换成满足自己需求的物品、服务。是因为公正而产生的效率,而不是相反。
因此,周洛华将市场看作是维持秩序的工具,认为市场是自由社会的秩序,维持这个秩序不靠残暴统治,也不靠同僚揭发,而是依靠人追求更大自由的上进心带来的技术和人性的双重进步。技术的进步体现为效率的改善,人性的进步体现为社会的文明。
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是划时代的启蒙思想。他告诉大家,个人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直接接触和发现真理,而不再需要通过教会这个中介。马丁·路德也提倡人们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人性,提升自我,直接向上帝靠拢。
在我看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和初具规模,以经济启蒙社会,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告一段落。我将这种阶段定义为“后经济启蒙”时代。
正如作者所言,“我从《货币起源》到这本《市场本质》,乃至下一本《估值原理》的写作立场都是维特根斯坦的,我自己找到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当我用这个视角看待有关问题的时候,迷雾会自动消失。问题不是解决了,而是消失了”。未来,随着大众智识的增进,通过信念解放人们的思想,人类的理性行为和社会的进步也会随之到来。这可能比单纯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更重要。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