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GDP总量南北差距

  最近,多地陆续发布了2020年GDP总量“成绩单”。然而面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网上的热议仍聚焦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南北差距”。

  结合最新数据和过往资料制作的一张柱状图。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省份之间GDP总量排名的变化。

  南方的一些省份,诸如四川、湖北、湖南、福建一直在往上窜;而北方的一些省份,诸如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则一直在往下走。

  如果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排名,南北方的差距依旧明显。毕竟,新出炉的十强城市中九强仍在南方,北京是唯一上榜的北方城市。

  北方怎么了?这是多少心系家乡发展的北方人的疑问。从数字上看,南北差距确实存在,且有扩大的趋势。可这一点能否证明,北方经济出现问题了呢?

  GDP是衡量发展成果的唯一标准吗?

  从账面上看,南北方的差距确实是在拉大,媒体和网民的一些解读有合理之处。但我们如果能抛开经济数据和GDP看区域发展,也许能更好地看待南北差距的问题。

  发展从来都是一个综合概念。衡量发展成绩,除了GDP总量外,还有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等指标。仅就人均GDP看,南北的差距就没有一些网民说得那么大。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看来,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北方有大量的人口向南迁移。这个过程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达到一种南方的经济所占比重和南方人口所占比重大致相当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南北方的人均GDP其实是差不多的。

  除了数据化的指标,还有健康、教育、环境等一些很难量化的方面都需要进入发展的考量范畴。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点就显得尤为关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就曾表示,强调质量效益,强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长时期看,实际上对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是有利的。必须纠正“唯GDP”倾向,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就业创业、质量效益、风险防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简单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两边的情况就会发现,衡量不同地区的发展,绝不能用一套标准。比如,衡量三江源的所在地青海,就要把环境生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衡量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就得把粮食安全置于重要位置。一些媒体和网民认为,北方的一些地区,也许从GDP上看并不那么突出,但它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贡献一点不比南方的经济大省少。

  综上所述,GDP远不是衡量发展成果的唯一标准,因地制宜看发展才是正确的理解方式。

  把“南北差距”放到历史中看会怎样?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空间布局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将“南北差距”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审视,它只不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段过程,不必也无需过度解读。

  “共和国的长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一系列支持内地发展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地区间平衡发展。那时候的北方,区域发展优势明显,特别是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长久以来积淀了扎实的工业基础,不仅技术沉淀雄厚,产业聚集优势突出,更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工业体系,为年轻的共和国打下坚实的发展根基。

  沿海VS内陆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开放。在以贸易和资本的跨国流动为基本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对沿海地区重点倾斜的政策。

  当时的中国资本和技术积累不足,劳动力资源充足,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引入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经济的起飞。

  因此,中国确立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倾向性政策使得东部省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收入差距明显提高。

  东部VS西部

  此后,面对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从 2000 年开始,中央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于 2003 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4 年提出中部崛起计划,政策逐步倾向于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经济。

  从2003年开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开始超过东部地区,地区人均 GDP 差距出现拐点,地区间的工资差距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北方还有机会吗?经济发展要着眼长远

  北方有机会缩短与南方的差距吗?看待南北经济差距,除了要放入历史中审视,还要多一些未来的谋划。

  从长远看,北方是有优势的。就像前面说得那样,北方尤其是东北、华北地区一百多年的工业发展使得这里工业基础扎实、技术沉淀雄厚、产业聚集度高,建立起了较全面的工业体系。

  另外,北方地区还具有特别的气候类型和自然资源,可孕育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四季分明的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可以孕育出别样的旅游产业。

  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北方有机会成为开放高地。“一带一路”贸易的火热、“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未来可能形成的中日韩自贸区,都会激发北方经济的增长潜能。

  看到优势的同时,北方也要抓紧补足自己的短板。政府管理者应直视问题。思想观念上,要改变发展产业主要靠政府的错误观念。投资者在哪里投资?这取决于投资环境,取决于营商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政府服务的优劣。财经媒体秦朔朋友圈直言,每个市民都是投资环境的营造者,更不用说握有权力的官员了。有些投资者,可能就是因为一次小小的伤害就离开了,永远不来了。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面对这个复杂问题,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南北方的差距不可能迅速缩短,但这并不等于不能缩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都能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它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人类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变革和发展机遇。在疫情冲击下,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加意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信息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可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