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西安鼓乐的“守与变”

  (新春见闻)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西安鼓乐的“守与变”

  中新社西安2月12日电 题: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西安鼓乐的“守与变”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张一辰

  12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一,年味正浓。对于西安东仓鼓乐社而言,今天有些不同。以西安鼓乐为“根”的唐代宫廷燕乐《鼓》,当日第一次面向公众演出,将千年鼓乐以沉浸式音乐秀的形式呈现。

  西安鼓乐始于汉,盛于唐,是内地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其曲调丰富、风格鲜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传统西安鼓乐为“魂”,辅以华美的舞台效果、逼真的服装道具、精湛的舞蹈等,演出以具有故事性、娱乐性的方式将鼓乐之美传递给观众。带来这场演出的东仓鼓乐社,是西安鼓乐著名的乐社之一。

  “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应该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东仓鼓乐传承人赵筱民说,鼓乐要坚持原汁原味,传统的“根”不能变,在这个基础上要大胆创新。

  据了解,曾经东仓鼓乐社也面临日渐凋零的窘境。“文化+旅游”模式为鼓乐提供了发展平台。之后十几年间,东仓鼓乐社深耕西安鼓乐文化,抢救了大批工尺谱,培养了一批年轻人。

  赵筱民说,鼓乐必须有展示的平台,能够投入资金加以创新,使之适应发展,让更多观众接受并喜欢,这样鼓乐才能越走越远。

  非遗传承不仅需要老艺人们的坚守,也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如今的东仓鼓乐社有不少年轻人。19岁的齐昊告诉记者,自己学习西安鼓乐后,越来越喜欢这门古老的艺术了。

  “小时候听过西安鼓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接触了之后就坚定了要学习的念头。”齐昊说,他不仅被西安鼓乐征服,也被老一辈艺人的坚守精神所感动。

  齐昊告诉记者,他们年轻人在学习西安鼓乐时,仍遵守着“老传统”,如学习工尺谱、传统的曲目等,这些也让他们对西安鼓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管如何创新,我们都要守住‘根’,老艺人如此,年轻人更要如此。”齐昊说,如今的鼓乐表演加入了一些传统中没有的乐器,有了舞蹈元素与华丽的舞台,虽然呈现形式日趋多样,但西安鼓乐的“根”已深扎在他心中。

  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表示,东仓鼓乐的“文旅融合”之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样板,有了演出和发展平台,让鼓乐艺人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传承,且能让一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投身鼓乐传承与保护,并进行创新,这也有利于保护传承。

  “西安鼓乐博大精深,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齐昊说,一代代乐师传承鼓乐灵魂的精神,鼓舞着他走下去。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中国新闻网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0多家媒体对央视春晚进行播出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日发布消息称,除夕当晚,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0多家